日前,青岛市人社局下发 《关于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医疗护理服务实行标准化管理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 《通知》),将在全市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实行标准化、规范化、精细化管理,切实维护失能患者的医疗护理权益。青岛市成为全国首个实行长护医疗护理服务标准化管理的城市。
4万名老人享长期医疗护理保险
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、83岁高龄的于女士患有50多年的支气管炎,因季节交替常发生咳嗽、喘憋,严重时还需住院治疗。 2013年7月老人子女得知青岛市实施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,便把母亲送到市内某老年护理院住院。三年多来,老人在养老院不仅可以享受和医院同样的治疗,而且医药费还比以前节省了很多。以往个人住院十几天就要负担两三千元的医药费,现在几乎一年的费用也不过几百元。自2012年青岛市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以来,享受护理保险待遇的老人已有4万多名。
收治患者需进行七项评估
《通知》明确,标准化管理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机构应对失能患者进行综合评估、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、提供医疗护理服务、实施满意度评价。其中,综合评估内容包括基本情况、生活状况、生命体征、心理社会、跌倒风险、体格检查、置管与治疗情况等七个方面。通过综合评估主要找出失能患者健康问题和主要的护理问题。
护理服务每季度实施患者评价
根据《通知》,护理服务机构要对护理服务计划适时进行评价,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完善服务计划,调整优化护理服务内容。评价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。
据了解,青岛市人社局正在印制统一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标准化管理流程图,要求全市500多家护理保险服务机构全部统一上墙公布,主动接受患者、家属和社会监督。